SliTaz——地球上最小的 GNU/Linux

因为发现我的电脑可以从 U 盘启动,所以打算为 U 盘装个小型系统,于是就开始选择。呵呵,又是选择。当然要支持中文,即使界面没有中文,最起码要能显示中文。

起先试了 fanx,界面是舒服,kde 的,大小对于我 1G 的盘来说还是过得去的。不过速度是有点慢,比 Kubuntu 7.10 64-bit PC 版的 LiveCD 要慢,至少在我的电脑上是这样的。而且添加新软件也不是很方便,要去下载,而且可选的也不多。

看到 toy 上的文章:多合一小型 Linux 光盘,逐一看下,CDlinux,Puppy 有点搞头。再往下看有个 SliTaz,介绍说比 DSL 还小,启动速度极快,还有 Firefox、Mplayer,还软件包仓库。“软件包仓库”?!一个仅 28M 大小的东西还搞软件包仓库?于是我记住了 SliTaz。

CDlinux 和 Puppy 都还不错,尤其是 Puppy,有一群中文开发者,还有中文 Puppy Linux 开发者之家呢,所以 Puppy 的中文支持是绝对不用担心的。不过它的界面风格不是很喜欢。

呃,还能做什么呢,一个软件包管理的特性就足够说服我去尝试 SliTaz。通常我会事先通过 Google 来了解一下感兴趣的东西。Google 最大的收获就是中文 Puppy 开发者之家上有篇“比 Puppy 还要袖珍的中文 SliTaz”。看来中文 Puppy 开发者也惊叹于 SliTaz 的小巧。而且有提供单独的中文包下载。能显示中文,能输入中文,30M 不到,有什么理由不去尝试?

我不是直接下载中文 Puppy 上提供的家酿版中文 SliTaz,而是去 SliTaz 主站上下载了 cooking 版,然后再安装中文 Puppy 上提供的中文包。在此说下我的 SliTaz LiveUSB 安装过程吧。

首先用 UNetbootin 把 SliTaz LiveCD 的 ISO 到 USB 里,然后启动。这样就相当于有了一个 LiveCD 了。完后要重新使用 SliTaz 提供的 tazusb 程序将 SliTaz 安装进 U 盘,成为真正的 LiveUSB。当然也可以就这样用用就好了,但 tazusb 制作的 LiveUSB 有很多好处。比如启动时的欢迎画面,以 U 盘作为 /home,这样用户存储的数据不会丢失。所以强烈推荐重新装一遍。把 UNetbootin 生成的东西都删除。在 SliTaz 菜单里找到 Mount devices,把 SliTaz iso 所在的分区挂载上。然后执行

1
# tazusb gen-iso2usb /path/to/iso

接下来的事情都不用操心,装完后就可以选择重启了。如果当前运行的 SliTaz 是从中文 Puppy 上直接下载来的,那 tazusb 是没有 gen-iso2usb 选项的,需要先进行升级,很简单的,打开右下角的 Packages manager (GUI) 就知道怎么做了。

现在启动真正的 LiveUSB,U 盘已经自动挂载为 /home 了。然后安装中文包

1
# tazpkg install /path/to/chinese-pack

然后再执行 tazlocale,选 zh_CN UTF-8,再修改 /etc/profile,把 G_FILENAME_ENCODING 改成这样:

1
G_FILENAME_ENCODING=UTF-8

然后需要把 /etc/chinese-pack/.config/ 下的一些配置文件 copy 到主目录下。注销重新登录后,显示输入中文应该都没有问题了。中文包还提供了一个终端模拟器叫 sakura。

完成这一切后,还需要执行

1
# tazusb writefs lzma

以便生成新的 rootfs.gz。每次安装新的软件后都要这样,要不然下次启动还是原来的样子。更多关于 tazusb 的用法可以看 这里

之后我还装了 Xorg,按 这篇文章 安装了显卡驱动,不过使用 Xorg 后产生了 xauth 的问题,irc 上求助也没解决。后来想想算了吧,能听歌就不错了,电影就免了。顺便说下,SliTaz 的官方 irc 是 irc.alterinet.org 上的 #slitaz

本文就是在 SliTaz LiveUSB 下写的。